
太原日報:太鋼精益智造實現新突破
4月11日從太鋼獲悉,太鋼制造部一季度實現歷史性突破,其中3月太原基地不銹鋼產量達36.85萬噸,創(chuàng)兩年新高。目前,該部利用AI賦能精益制造,優(yōu)化制造場景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運用,已規(guī)劃實施的場景達23個,為全年目標達成奠定堅實基礎。
太鋼制造部生產計劃室主任介紹,從當前不銹鋼市場需求端來看,客戶的需求日益多樣化、個性化,對產品質量、交付時間和定制化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,如何做到以“客戶為中心”,該部建立了以交付為導向的訂單分類分級排產——精準交付體系,跨部門聯動,在營銷端對客戶需求進行精準識別和差異化處理。具體而言,按照訂單的緊急程度、產品特性、客戶重要性等維度,將訂單劃分為戰(zhàn)略重點訂單、常規(guī)訂單和特殊訂單等類別,針對不同類別制定差異化交付策略。對于戰(zhàn)略重點訂單,在訂單接收階段即標記為最高優(yōu)先級,確保所有資源優(yōu)先配置,建立從接單到交付的全流程綠色通道;對于新產品開發(fā)訂單,依托專業(yè)項目團隊,打破傳統按月交貨規(guī)則,適應小批量、多品種的生產需求;對于快速響應訂單,建立標準化的快速響應流程,提高訂單處理效率;對于普通訂單,則采用經濟批量生產方式,降低生產成本。在這種精準交付體制的保障下,通過從訂單接收到產品交付全流程的精準管控,實現首次批量生產高強度薄規(guī)格光伏支架用耐候鋼的訂單從訂貨到完成10天快速交付,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。
據介紹,訂單精準交付對太鋼制造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完善需求傳導通道、問題發(fā)現機制、問題解決方法以及持續(xù)改善邏輯,并形成完整的閉環(huán)。構建柔性制造體系是太鋼滿足訂單精準交付的關鍵。一方面要建立訂單分類和交貨日期精度分級標注機制,優(yōu)化生產計劃和物流管理,進行動態(tài)排產,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生產實際情況,實時調整生產計劃,確保生產的靈活性和高效性;另一方面要根據訂單和當期生產情況,快速發(fā)現生產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堵點、卡點、難點,通過大數據監(jiān)測、填寫每日問題清單、組織現場巡查、跨部門溝通協同等方式,提前預判提前抓,做好先期策劃,面對客戶小批量、多品種的訂單時,快速調整生產工藝參數,通過不同規(guī)格、型號不銹鋼產品的快速切換生產,實現精準交付。